登录百税通账户
服务热线: 0755-25314836
财税教程 Solutions
Solutions 财税教程
1
2017 - 06 - 27
点击次数: 94
第一节 税法概述  一、税法的概念与特点  (一)税法的概念  税收和税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  税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税法的调整对象是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税收从本质看,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剩余产品分配关系。具有“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无偿性是核心。还具有调节经济、监督管理职能。  (二)税法的特点  1.从立法过程看,税法属于制定法  2.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  3.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  二、税法原则  (一)税法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解释  1、税收法律主义也称为税收法定主义、法定性原则,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都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的规定,超越法律规定的课征是违法和无效的。该具体原则可概括成:课税要素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明确原则、依法稽征原则。  2、税收公平主义税收负担必须根据纳税人的负担能力分配,负担能力相等,税负相同;负担能力不等,税负不同。  3、税收合作信赖主义也称公众信任原则。是指征纳双方关系从主流上看是相互信赖、相互合作的,而不是对抗的。  4、实质课税原则是指应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不能仅考核其表面上是否符合课税要件。  (二)税法适用原则  适用原则解释  1、...
2
2017 - 06 - 27
点击次数: 98
第二节 税收法律关系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  税收法律关系有四个特点:  1.主体的一方只能是国家(国家主体)  构成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一方可以是任何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但是另一方只能是国家。固定有一方主体为国家,成为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之一。  2.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单方意志)  税收法律关系只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不体现纳税人一方主体的意志。税收法律关系的成立、变更、消灭不以主体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要件。  3.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权利义务不对等)  纳税人和国家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但在权利义务方面具有不对等性。  4.具有财产所有权或支配权单向转移的性质(财产单向转移)  税收法律关系中的财产转移,具有无偿、单向、连续等特点,只要纳税人不中断税法规定应纳税的行为,税法不发生变更,税收法律关系就将一直延续下去。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征税主体  国家是真正的征税主体,税务机关通过获得授权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征税主体。  税务机关之所以成为征税主体,是因为有国家的法定授权。税务机关行使的征税权极具程序性,不能自由放弃或转让。  作为征税主体的税务机关包括税务(国税、地税)机关,也可以是履行征税职责的财政机关、海关。  1.税务机关的职权  (1)税务管理权;  (2)税收征收权;  (3)税收检查权;  (4)税务违法处理权;  (5)税收行政立法权;  ...
3
2017 - 06 - 27
点击次数: 58
第三节 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  一、税收实体法  税收实体法要素主要有六个: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减税免税、纳税环节、纳税期限。  (一)纳税义务人  纳税义务人简称纳税人,也称“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  相关概念:  (1)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现实中,纳税人与负税人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2)代扣代缴义务人  (3)代收代缴义务人  (4)代征代缴义务人  (5)纳税单位:申报缴纳税款的单位,是纳税人的有效集合。  (二)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国家据以征税的依据。课税对象体现不同税种征税的基本界限,决定着不同税种名称的由来以及各个税种在性质上的差别。是税法诸要素中的基础性要素,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最主要标志。  与课税对象的相关概念辨析:  (1)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又称税基,是指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  课税对象与计税依据的关系:课税对象是指征税的目的物,计税依据则是在目的物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对目的物据以计算税款的依据或标准;课税对象是从质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而计税依据则是从量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是课税对象量的表现。  计税依据和征税对象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  (2)税源  税源是指税款的最终来源,是税收负担的最终归宿。税源的...
4
2017 - 06 - 27
点击次数: 50
第四节 税法的运行  一、税收立法  (一)税收立法的概念  税收立法是指国家机关依照其职权范围,通过一定程序制定(包括修改和废止)税收法律规范的活动。税收立法是国家整个立法的组成部分,可作广义和狭义的划分。  (二)税收立法权及税收法律、法规的创制程序  在我国,划分税收立法权的直接法律依据主要是《宪法》与《立法法》的规定。  广义税法立法 机关举例  税收法律全国人大及常委会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条例的决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发票的决定。  税收法规行政 法规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制定的暂行规定及条例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增值税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等等。  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  地方 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  税收规章部门 规章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税务部门规章制度实施办法(第一部)  地方 规章地方政府房产税等地方性税种的实施细则。  税务行政规范(规范性文件)不是法律的构成形式,多表现为税务机关的行政解释。 特点为:属于非立法行为的规范;适用主体非特定性;效力普遍性、以后发生效力。  二、税收执法  执法,即法的执行。税收执法又称税收行政执法,也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通常意义上,都是...
5
2017 - 06 - 27
点击次数: 148
第五节 国际税法  一、国际税法的概念及原则  国际税法是指调整在国家与国际社会协调相关税收过程中产生的国家涉外税收征纳关系和国家间税收分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家与涉外纳税人之间的涉外税收征纳关系和国家相互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国际税法的重要渊源是国际税收协定,其最典型的形式是“OECD范本”和“联合国范本”。  国际税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有税收管辖权、国际重复征税、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等。国际税法的效力高于国内税法。  国际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国家税收主权原则;(2)国际税收分配公平原则;(3)国际税收中性原则。  二、税收管辖权  (一)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和分类  税收管辖权,是一个主权国家在税收管理方面所行使的在一定范围内的征税权力,属于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中的体现。  税收管辖权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和排他性。独立性是指主权国家在税收征收管理方面行使权力的完全自主性,即对本国的税收立法和税务管理具有独立的管辖权力;排他性是指在处理属于本国税收事务时不受外来干涉、控制和支配。  目前世界上的税收管辖权分为三类:来源地管辖权、居民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  (二)约束税收管辖权的国际惯例  管辖权及身份种类判别标准  居民(公民)管辖权自然人居民身份的判定一般判定标准(1)住所标准——永久性或习惯性 (2)时间标准——居住或停留一定时间以上 (3)意愿标准——有...
5页次1/1首页上页1下页尾页
网站声明:本网站上的资料和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以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为准。
Copyright ©2005 - 2013 深圳市百税通财务咨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X
1

在线咨询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4006-971-972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